怎样做盘飞机风筝( 六 )


色,等稍晾一会,还未完全干时再刷一次,直到适度为止 。 待完全干后用熨斗熨平 。 如果没有渐变色的要求,则可用染色的办法处理底色 。 把溶好的色放入平盘中(如洗照片用的平盘)把纸或绢裁成小于平盘的宽度,用手拿纸(或绢)一端的两角,使它浸入色水中,然后沿盘边轻轻拉用,则纸被全部浸湿着色,等全张纸都拉出色水以后便轻轻地把纸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上,像晾晒被单一样,待干后熨平便可使用了 。 如能买到事先染好的彩纸、彩绢也可直接使用,不用自己染了 。
四、描线
准备好有底色或无底色的蒙面材料以后,就可以开始绘画了 。 画前先要在白纸上用墨线绘好1/1 的“大样”,各细部花纹都要绘出,只是不用上色 。 把准备好的蒙面材料铺在“大样”上,用毛笔勾出全部线条来,根据图案的要求,有黑边的全用墨线勾出,大黑面用墨染好,个别图案是白边或色边的用白粉或颜色勾出 。 对于描线的要求是:准确,均匀,流畅,对称 。
五、染色
指着色 。 对于没有矾过的“生纸”、“生绢”在勾画的图案上着色之前,先要在着色部分用笔上一遍胶矾水,待干后再上色 。 凡较大面积地着色,尽量多选用透明水色,小面积着色可用不透明的颜色 。 如在特殊情况下,要大面积地着不透明颜色时,一定不可上得太浓,太厚,否则会引起蒙面的局部僵硬或局部抽缩,使整个蒙面无法使用 。
六、修饰
指染完色以后的修饰和勾勒方法与绘画同,这里就不详述了 。
七、糊与绘的先后
最后要提及的是“糊”与“绘”的先后问题 。 绘制中国风筝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方法:
1.先糊后绘:
这是民间艺人的传统做法之一 。 他们先用白纸糊在风筝骨架上,然后用调过胶的锅
烟,直接往风筝上绘画黑色的部分 。 图谱都是在他们头脑里想好的,不用事先打底稿 。 待黑色干后,再用色笔在适当的地方涂色 。 最后适当地修饰一下,风筝便绘好了 。 这种绘制像绘制民间粗瓷上的花纹一样,要有熟练的技巧 。 绘制出来的纹样滞洒奔放,是中国民间风筝的精品,可惜现在流传下来的已经不多了 。
2.先印再糊,最后填色:
为了便于大批生产,中国风筝艺人把风筝的绘制方法与民间木板年画的制作相结合,形成了这种先用木板印出黑色条纹,再糊在风筝骨架上,最后用人工填色或勾出几条最见笔锋的线条的方法 。 这种方法广泛地用于大批生产的民间风筝上 。 如天津杨柳青、山东柏家埠的风筝都是这样绘制的 。
3.先绘后糊:
这是单件生产,制作精细的风筝可用的方法 。 近年来,中国的风筝爱好者和国内生产风筝的厂家,大都使用这种方法绘制风筝 。 绘制的步骤如下:
(1)准备好风筝蒙面的展开图,并把设计好的纹祥用墨线画在上面 。
(2)裁好蒙面纸(或绢等),放在展开图上,用铅笔把纹样勾描下来/
(3)根据纹样和颜色,分先后在蒙面纸上涂色,勾线和精绘 。 颜色干后,用熨斗熨平 。
(4)把蒙面纸仔细地蒙在风筝骨架上 。 这里要特别注意接口部分的纹样,要拼准、对齐 。
(5)最后修饰 。
如何制作风筝 风筝的角线与地面成60度才能飞得很稳,上面的线与风筝垂直 。 下面的线与上面的线成30度角,上下两根线加起来的长度为风筝最大宽度的2倍最合适,如果风比较大,可以把上面的线与风筝的角度调大些 。
风筝要飞的稳的条件:
选择放飞场地与辨别风向风力
1. 选择放飞场地
风筝是在高空飞行的,不需要在地面占用很大的地方,但须要选拔一个相对比较平坦开阔的场地 。 因为风流在流经这样的场地时,它的流向、流速才会相对保持在一种持续平稳的状态,即这种风的性质和质量才利于风筝的起飞和飞行 。 如果四周都矗立着高大的建筑群或密集的树群,风流在流经这种地理环境的场地和空间时,它的流向和流速都会发生变化 。

推荐阅读